眼下,在賓館、飯店、食堂等處,大家紛紛開展踐行“文明餐桌”行動,鼓勵大家減少剩菜剩飯等不文明用餐行為,大力倡導勤儉節(jié)約、珍惜糧食的社會風尚。但筆者以為,倡導“文明餐桌”更需培養(yǎng)每一位市民的“節(jié)儉意識”。
日常生活中,在飯店請客吃飯,由于請客的人礙于“面子”,生怕被別人說自己小氣、摳門,于是就“打腫臉面充胖子”,不管大家能否吃得完,雞鴨魚肉樣樣點,一點就是滿滿一大桌的菜肴;也不管能否喝得下,高檔的白酒、紅酒、飲料全上齊。于是乎,明明一桌人只要花費幾百元的酒菜錢,最后卻非得花個幾千,甚至上萬元之多才算“體面”。等酒足飯飽之后,面對整桌沒有吃完的菜肴和喝不完的酒,一些宴請的主人雖然看在眼里、痛在心里,但為了所謂的那點“面子”,表面上還是裝著無所謂的樣子,這真是“啞巴吃黃連,有苦說不出”——活受罪呀!據(jù)了解,類似這種面子“體面”,心里“痛苦”的請客者,幾乎人人都深有同感。
眾所周知,勤儉節(jié)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。因此,筆者以為,倡導“文明餐桌”,應該成為每一位市民的自覺行為,更需培養(yǎng)每一位市民的節(jié)儉意識。只要人人從我做起,從一點一滴做起,摒棄“面子”觀念,適度消費,那么,我們就能杜絕“餐桌浪費”,“文明餐桌”也就會慢慢地成為我們社會的一個主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