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聲令下,分列式開始。伴隨軍樂鏗鏘的節(jié)奏,三軍儀仗隊先聲奪人,昂首挺胸,步伐雄??;各兵種以橫豎都成直線的方陣闊步前進;各種裝備方陣的汽車均速行駛,鋼鐵洪流滾滾向前……人們由衷地贊嘆,這就是國力,這就是軍威,這就是中國人的精氣神。
贊美閱兵就會喜歡楷書??瑫步姓鏁⒄龝?、正楷,即漢字手寫正體字,因“形體方正,筆畫平直,可作楷模”而得名。二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,卻傳遞相同的審美信號:平衡、端莊、協(xié)調、完整、一絲不茍、正大堂皇。
高質量的楷書筆畫精道,結體嚴謹,布局和諧,是一種令人賞心悅目、心悅誠服的美;閱兵部隊步伐一致,動作整齊,是一種正氣凜然、震撼人心的美。二者讓人發(fā)出同樣的感嘆:要怎樣練才能達到如此效果??!
如今各類書法展覽上,行草書大行其道,隸書篆書不可或缺,丑書也有一席之地,唯獨楷書難覓身影,大有衰落之虞。問原因大致有二:一是楷書過時了,電腦字比手寫更漂亮;二是楷書呆板、少變化,算不上書法藝術,只能算印刷體、美術字。
楷書難寫,楷法無欺,敗筆一目了然,尤其是大字和字數(shù)多的整張楷書,更考驗功力。常言道,楷書如站立,行書如行走,草書如奔跑??瑫菚ǖ幕A,楷書寫不好,行草書一般也不會太出色。有人不肯下功夫,繞過楷書,直奔行草書而去,而草書是書法的高級階段,它將許多部首、筆畫變成符號,筆畫連綿,變化無窮,對基本功要求更高。不能有效掌控毛筆,無法保證線條質量,不能準確掌握結構,線條不是綿軟就是僵硬,缺乏表現(xiàn)力,結字東倒西歪,齜牙咧嘴,無美感可言卻自詡“創(chuàng)新”,觀眾斥之為丑書??磥恚?ldquo;楷書興則書法興,楷書衰則書法衰”,絕非危言聳聽。
書法之美多種多樣,大字莊嚴,小字精細;或豐腴、圓潤,或瘦硬、平正,或流利、跌宕,或端莊、協(xié)調。楷書四大家,歐體險峻峭拔、剛柔并濟,具英俊勁利之美;顏體寬博渾厚、蒼老古樸,富雄強飽滿之美;柳體勻衡瘦硬,骨力遒勁,有斬釘截鐵之美;趙體外似柔潤而內實堅強,形體端秀而骨架勁挺,有華滋遒勁之美。百花齊放,姹紫嫣紅,才是滿園春色;若一枝獨秀,孤芳自賞,將導致滿目荒蕪。
書法藝術的審美非常復雜,與人的文化水準、社會閱歷、知識儲備、性格稟賦、民族背景等諸多因素有關,并無統(tǒng)一或絕對的標準,所謂“蘿卜青菜各有所愛”,不能以似是而非藝的理由來抬高、推崇一種書體,貶低、打壓另一種書體。
我以為,急功近利和追求商業(yè)利益是楷書式微的主要原因。字越寫越大,只為展覽和表演,起碼六尺整張,八尺、丈二也常見,早已背離書法最本質的書寫功能。同樣的內容,寫楷書要花兩小時,寫行草只需幾分鐘,如此,還有多少人愿意在楷書上下功夫?有關楷書的教學、出版、展覽,牽涉諸多商業(yè)利益,黨同伐異有目共睹。我揣測,貶楷書拒楷書非因審美,而另有蹊蹺;貶、拒楷書者,楷書水平肯定不高,若他在楷書上下過功夫并有成就,絕不會放棄楷書,更不會這樣對待楷書。
楷書的端莊、平正源自筆畫的精道和篇章的協(xié)調,這是書家功力的體現(xiàn),是長期刻苦研習的結果。難道只有出現(xiàn)敗筆才算活潑?難道只有字形各異才是書法藝術?歐顏柳趙楷書四大家,后學者源源不斷,即使臨摹得再像、再好,也不會和原帖一模一樣,因為每人的審美取向不同,在反復臨摹后,一定會加入自己的理解,形成自己的風格,此乃“出帖”。近現(xiàn)代和當代諸多歐楷大家,如林則徐、黃自源、姚孟起、盧中南、田英章、田蘊章等等,都各具特色,即便是從小臨摹同一本帖的田氏兄弟,如今字體也有差別,一眼就能分出。
有了電腦字體就不用手寫楷書了?這是在否定當今書法存在的意義,純屬無知。要知道,電腦字體都出自著名書法家之手,任政為電腦字庫寫了行書字體,田英章應日本之邀,寫了電腦楷書字體,舒同、啟功、管峻等人的字也都被收入電腦字庫。手寫體是電腦體之母,難道有了兒子就要趕走母親?這很荒唐,就像有了相機就不再要寫實繪畫,有了高鐵就停產汽車,有了電視就關閉報社,有了智能手機就扔掉電視……恰恰相反,飯店的飯菜再多再好,百姓家里還要自己做飯燒菜,米飯、稀粥、水餃、面條、紅燒肉、清蒸魚、白菜燉豆腐、酸辣土豆絲……不僅品種多樣,還要不斷翻新。
國人的美學啟蒙源自幼時學寫漢字,必須方方正正,工工整整,這影響一生的審美取向??瑫玳啽瑖硕急婚啽駣^,因為它們都符合中華民族的審美習慣,能給人帶來相同或相似的心理愉悅和精神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