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欄的話: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。全面小康是我們黨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,是中華兒女世代追求的理想夙愿。為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、巨大成就,本報派出多路記者,深入企業(yè)、家庭、校園、社區(qū)、鄉(xiāng)村等地,深入挖掘、精心呈現,聚焦百姓身邊變化、基層一線變遷,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,小故事反映大時代,并于今日起推出“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”專欄,形象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看得見、摸得著的好處實惠,讓全面小康的指標和數據化作千萬家庭、億萬群眾觸手可及的幸福。
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。小康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,也是中華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。
何謂全面小康,小康生活到底是什么樣的?面對這個問題,一千個人有一千個不同的答案,如同對幸福的理解千差萬別。小康可以是衣食無憂、倉廩豐實,也可以是教育均衡、精神富足;可以是家門口就業(yè),兼顧家人照拂,也可以是廣闊市場大展拳腳,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夢想成真;可以是每晚跳個廣場舞的愜意,也可以是社區(qū)書店隨時暢游的閑情;可以是搭乘現代化生活快車的種種便利,也可以是出門就能享受藍天白云、綠樹如茵的健康幸福……無論對小康的感受和體驗如何不同,至少有一點是相通的——小康并非遙不可及,它就在我們生活的點滴變化中,就在人們臉上越來越多的笑容里,它是普通人實現一個個平凡的夢想、樸素的心愿,關乎著每一個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,讓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紅利為全體人民共享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出發(fā)點和落腳點。立足滿足滁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,市委、市政府領導廣大黨員干部矢志不渝、接續(xù)奮斗,權為民所用,利為民所謀,為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而不懈努力。
讓全面小康觸手可及,體現在經濟發(fā)展加速騰飛、城市建設日新月異。經濟發(fā)展是民生事業(yè)的先決條件。近年來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領導下,全市上下銳意進取、奮斗拼搏、彎道超越,發(fā)展站上了新起點。項目建設如雨后春筍,城市面貌日新月異,基礎設施不斷完善,民生投入與日俱增,城市知名度美譽度顯著提高。城市競爭力的提升,是滁州人民挺直腰桿過好日子的底氣和豪氣。
讓全面小康觸手可及,體現在扶貧領域持續(xù)攻城拔寨、脫貧攻堅戰(zhàn)決戰(zhàn)決勝。貧困是民生的最大短板,我市以“兩重”行動為抓手,持續(xù)加大投入、奮力攻堅克難;脫貧攻堅戰(zhàn)號角吹響以來,全市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戰(zhàn)斗在扶貧一線,帶領群眾攻破一個個貧困堡壘,筑起一道道防貧返貧堤壩,以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意志和韌勁,誓要奪取脫貧攻堅戰(zhàn)全面勝利。
讓全面小康觸手可及,體現在社會事業(yè)蒸蒸日上、民生保障堅實完善。每年為民做十件實事,推出就業(yè)、醫(yī)療、教育、社會保障、公共服務等一系列“民生大禮包”,彰顯了黨委政府執(zhí)政為民的民生情懷;圍繞解決同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痛點難點問題,我市堅持和完善各項民生保障制度,進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制度,進一步增強了滁州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。
讓全面小康觸手可及,體現在文明新風普潤江淮、文明高地皖東崛起。堅持創(chuàng)建為民、創(chuàng)建靠民、創(chuàng)建惠民,我市文明創(chuàng)建始終將落腳點放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質、提高城市文明程度、改善群眾生產生活上。全民共建、全民共治、全民共享,如今的滁城天藍地凈,一抹志愿紅靚麗奪目,人人談文明、做文明、傳文明,底蘊深厚的古城煥發(fā)出新的勃勃生機。
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是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。如今這一美好理想和奮斗目標,正如同一輪朝日,已見東方既白、噴薄欲出,不遠的未來必將化作殷實豐裕的民生福祉,為滁州人民帶來陽光般觸手可及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