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醒世恒言》有則故事:錄事薛某夢見自己變成了一條金色鯉魚,明知漁夫的釣餌里藏著鐵鉤,但終因難耐誘惑,張嘴吞之。
顯然,現實生活中,這種“眼里識得破,肚里忍不過”的人,并不鮮見。一個人,一旦不能慎獨,不能慎初,不能慎微,讓私欲占了上風,人格勢必會一瀉千里,處于下風。
《風俗通》另有一則故事:有齊女待嫁,東鄰富而丑,西鄰俊而窮,兩人均來求婚。父親問她中意哪個,若想嫁西鄰,就袒左臂,若想嫁東鄰,就袒右臂。齊女兩臂皆袒,曰:“欲東家食,西家宿。”
這種“魚和熊掌”想兼而得之的事,自然是美事好事。但夢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,想兼得好事美事,無疑是內在的私欲作祟,到頭來,落得個“扁擔沒扎,兩頭失塌”,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。
“千里之堤,潰于蟻穴”,“疏小節(jié),失大節(jié)”,這是常人都懂的道理,但總有人會抱著僥幸心理,從小處起步,我行我素,越滑越遠,最終釀成大禍。
什么人可以交?什么人不可以交?《世說新語》有則故事很有啟示:東漢末年,管寧和華歆坐在一張席上讀書,有人乘豪車經過門前,管寧像往常一樣讀書,華歆卻扔下書出去觀望。管寧立刻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,說:“你不再是我的朋友。”
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對于有些人,及早劃清界線,才能遠離是非,才能贏得一生的快樂。所謂畏法度者最快樂,是因為有畏才有度,有懼才有節(jié),才不會失去本當擁有的自由和快樂。
近代以來,最著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,早期顛沛流離,人品讓人欽佩。后來走上官商結合的道路,成為赫赫有名的富商,私欲之門也隨之洞開。最終,因與洋人的一次交易失敗,被諸多商業(yè)對手落井下石,革職抄家,自己也因此一病而逝,讓人唏噓。
胡雪巖臨終前留下5字遺言:“白老虎可怕。”這是他以生命悟出的人生至理:那就是白花花的銀子終究是害人的東西。
由是觀之,一個人,一旦敵不過欲望,打開了丑陋的私欲之門,等待他的,將是不可扼制的人生潰口,萬劫不復的生命災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