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法課上,老師講了一個有關米芾的故事。
米芾是歷史上著名的大書法家,可就是這樣一個赫赫有名的書法大家,小時候卻是私塾先生眼中的“笨小孩”,因為他在私塾里學了三年書法也不見長進,先生認為他沒有靈性,根本不是寫書法的料。
一天,來了個進京趕考的秀才,米芾聽說這個秀才書法寫得很好,就拿著自己的習作跑去請教,以求指導。秀才看了米芾的字,想了想說:“你要跟我學習書法可以,但必須用我提供的紙寫。”米芾說:“好吧。”秀才接著說:“不過,我的紙可是很貴喲!”米芾問:“多少銀子?”秀才答道:“5兩銀子一張。”“咋這么貴呀!”米芾犯難了,自己家境貧寒,哪有銀子買這么貴的紙呢?母親很支持兒子,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首飾當了銀子,讓米芾買了秀才提供的紙。秀才對米芾說:“三天之后我來檢查作業(yè)。”
回到家里,米芾鋪開紙想寫字,可是,面對如此昂貴的紙卻怎么也下不了筆,生怕寫壞了。于是,他就在心里默寫,把每個字的筆畫、結構和筆法反反復復地琢磨,以致把字完完全全地印在了腦海里。
三天之后,秀才來了,見米芾還沒寫,就當場讓他寫一個“永”字。這個“永”字包括“橫、豎、撇、捺”等八種基本筆畫,最能體現(xiàn)書法的基本功。米芾提筆蘸墨,一氣呵成。秀才一看,只見米芾寫得端正、俊逸,非常不錯。秀才問米芾:“為什么你寫了三年都寫不好,現(xiàn)在三天就寫好了呢?”米芾說:“因為這紙?zhí)F了,我舍不得寫,只好在心里反復琢磨,用心一筆一畫地寫。”秀才說:“這就對了,學書法不但要動筆,更重要的是要用心,不用心的話,寫禿多少筆都沒用。”
秀才要起程進京了,臨別時,他給了米芾一個包裹,并說:“我走了以后你再打開。”秀才走了,米芾回到家里,打開了包裹,里面的東西剛一露出,米芾就禁不住淚流滿面。原來,包裹里正是他買紙的那5兩銀子。此時,他才明白了秀才的良苦用心。
不單單是書法,用心是做好任何事情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