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面上看,樹與草區(qū)別些微,大與小、木本與草本罷了;骨子里,二者性格及生存哲學風馬牛不相及。
樹與樹的生存競爭,促使樹越長越高,直上云霄,難以攀登。草似乎沒有高大理想,總在地面,任隨人畜踐踏。草生樹下,草仰視樹;樹葉朝天,很少看草。樹有理由漠視譏笑草不思進取,自甘其輕,自取其辱。草或以為,所謂競相上長,是鼓吹教唆,是種徒勞,可能引來斧鋸殺身之禍,不愿參與樹木的競高。
大樹如殿宇華屋,有鳥鳳熙來攘往,門庭若市。高枝上如豪門沙龍,佳朋滿座,高談闊論;引來云朵觀看,牛羊矚目。草多與底層昆蟲輩為鄰。昆蟲不知宇闊天高,視野狹窄,格局狹小。與之語,話題也就草葉甘泉、柴米油鹽之類,不出房前屋后。昆蟲交不上鳥友,進不了高枝圈子,只好老實自卑地叫做“草根階層”,并非謙稱。
樹干粗壯強大,腰板硬,迎著狂風吹襲,決不退讓,否則有失尊嚴。然則,樹大招風,暴風雨過后,或枝干折斷,或被連根拔起。草身段柔弱,“風吹草低”,豈敢去與風暴對抗,隨時準備伏地避臺風龍卷風頭風勢。暴風雨過后,草抖落抖落身上的水珠,顯得格外鮮綠精神。
樹與草難免遭野火。過火后許多高樹燒為灰燼,森林久久難以復(fù)原茂盛。草卻奇跡般地迅速長出新綠,葉片比火前更顯肥嫩,燒害反倒促長;生命力之頑強,自我修復(fù)智慧引發(fā)詩人“野火燒不盡”的歌頌贊嘆。
有句歌詞唱道:“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。”唱出小草默默無聞的生存處境。歌詞進而以人心度草意,誤解小草;似乎小草祈望擁有樹高,擁有花香。其實,小草只想默默無聞地呆在它生長的土地上,做自己就好,安穩(wěn)生活就好。如果小草想讓人知道,草將不草,那它就變成了樹。
人們習慣說“草木”,而不說“木草”,次序從不顛倒;因其弱、因其眾、因其用,抑或因其智而居前,不得而知??傊?,事實是草戰(zhàn)勝其它植物,征服了人類。水稻養(yǎng)活人類近半數(shù)人口,小麥覆蓋地球表面種植物的最大面積。某種意義上說,人類被水稻、小麥等草本植物控制,人類為植物所規(guī)定或左右。
世間物,各物其物,性其性,美其美,于此信哉!或許某些木本植物原是由草本植物進化而來,如今見草本五谷這番盡得人類倚賴最愛,登上社稷壇受拜,反倒可能對草產(chǎn)生些許羨慕。身為樹,深知離地離草太遠了,或許越來越遠,“高處不勝寒”??蓸湟巡荒芑氐讲?,物性是自我選擇的。
由草想到:拳術(shù)乃武。太極,拳術(shù)中柔者;以至柔為至剛,謂之太極。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