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親密有間,是指再要好的人,也要彼此保持一定的距離。有了適度的距離,才有屬于自己的私密空間,才有可能一個人停下來靜靜歇歇。三毛說:“朋友再親密,分寸不可差失,自以為熟,結(jié)果反生隔離。”事實正是這樣,“親密無間”走到最后,往往是老死不相往來。所以契訶夫把妻子比作月亮,但不愿意這枚月亮夜夜出現(xiàn)在自己的夜空。
“君子之交淡如水。”古人淡淡的話鋒,是如此一針見血。真正的友情是純粹的,無半點功利的。能幫你是情分,不能幫你是本分。人與人相處,一味交淺言深,親密無間,時深日久,難免生出是非曲直,甚至齷齪憤怨。
如果有人要問,幸福生活的奧秘是什么?我的回答是:親密有間。人與人之間,如果一方無休止的入侵彼方的世界,入侵失敗就倍感挫折和憤怒,毋庸置疑,這就是不懂得“親密有間”道理的緣故。夫妻相處,若懂得給彼此留一點空間,留一段含蓄而適度距離,才更有葆鮮共處的可能。紅塵煙火間,大凡能走向白頭偕老的人,都會給彼方一個充分的私人空間,更甭說將自我意志強加給彼方了。
親密有間,方能有禮有節(jié)地放棄和妥協(xié),絕不會一不經(jīng)心就將自己置于無法扭轉(zhuǎn)的危機之中。所以,哲理詩人紀伯倫說:“彼此斟滿了酒,卻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飲;彼此遞贈著面包,卻不要在同一塊取食;要站在一處,卻不要太親密。因為殿里的柱子也是分立在兩旁,橡樹和松柏也不在彼此的樹蔭中成長。”
有一則寓言:寒冷的冬天里,兩只刺猬要相依取暖,一開始由于距離太近,各自的刺將對方刺得鮮血淋漓。后來它們調(diào)整了姿勢,相互之間拉開了適當?shù)木嚯x,不但能夠取暖,而且很好地保護了對方。這是著名的“刺猬法則”,告訴人們在相互交往時要像刺猬一樣保持適當?shù)木嚯x,也就是親密有間。只有親密有間,才有適時調(diào)整、容納對方的空間。否則,就會積聚矛盾,導致感情破裂。
孔子說:“唯女子與小人難養(yǎng)也,近之則不遜,遠之則怨!”這何嘗不是對“親密有間”的形象詮釋?人與人的交往距離太近或太遠,都不利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。距離太近了,就容易發(fā)現(xiàn)對方的不足和弱點,容易產(chǎn)生摩擦,甚至彼此厭倦;距離太遠了,雙方都不能很好地了解,彼此容易冷淡、疏遠,甚至互相遺忘對方。所以,良好的人際關系就是“親密有間,疏而不遠”。
手中的沙子,握得越緊,流失的反而會越多;生活的幸福,越是強求,就越是難以得到。相親而有分寸,抱真而不失恒,云卷云舒,親密有間,才會天高云淡,才會擁有別樣的自在和悠閑。
親密有間,方見樹綠天藍;親密有間,才能讓人性的美麗不懈不怠地伸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