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提醒你嗎?這是我今天思考的一個命題。
今天,秋雨滂沱,氣溫驟降。上午出門前找了一件外套穿在身上,前往辦公室加班。下樓后步行約五百米,至三路公交車站,在長凳上坐等六七分鐘后,乘公交車至市政府站下車。一路上包括在公交車上發(fā)現(xiàn)老是有人用異樣的目光注視著我,其中還有幾個熟人,我不明白怎么回事,以為是自己過于敏感了。進辦公樓微信掃健康碼時,一個保安過來笑著問我;“你的衣服故意這么穿的?”我說:“怎么了?”他說:“你自己看看。”我側(cè)過目,原來穿反了,當即掉轉(zhuǎn)過來,并對保安的提醒表示了謝意。
回到辦公室,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,我衣服穿反了,怎么一路上就沒人提醒我呢?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?事不關(guān)己高高掛起?小事情不值一提?只司空見慣漠視一切?認為我腦子不正常?怕我不接受?怕自討沒趣?怕招致我怒懟?怕我找他麻煩?希望看我出丑?都有可能。我自己呢?面對一路上異樣的目光,怎么就不檢視自己?怎么就沒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穿反了衣服呢?主要責任當然在我自己。
每個人學習、生活、工作、交往中,都會出現(xiàn)失誤,甚至過錯,能得到及時提醒糾正,是非常幸運的。但事實上存在諸多因素,很難得到及時提醒。記得前幾年中考,二中是重要考點,考試前,公安部門要對門前花園路進行管制。我住二中宿舍樓,出行必經(jīng)花園路。一次途中,見有車輛行至此處,我就不斷打手勢,熱心地示意車主返回繞道,但沒有一個接受我提醒的,看著他們一個一個多跑了兩百多米還要掉轉(zhuǎn)車頭原路返回,很是想不通,我好心提醒怎么就不被采信呢?也許,想讓他們對于路邊的一位陌生人瞬間產(chǎn)生多少信任感,確實不太現(xiàn)實,畢竟我不是身穿警服的交警。當然,對于車輛,多走兩百多米再調(diào)頭,也就幾分鐘時間,多燒兩三毛錢汽油而已;但如果是人生之路,不聽提醒,走到絕處,再原路返回,重新規(guī)劃路徑,那豈不令人痛心疾首?所以,一個人成長路上能得到別人及時正確的提醒,是最好的捷徑。
由此,我聯(lián)想到那些主政一方、手握重權(quán)的人,你們有沒有任意而為、恣意妄為過?如果有,有人提醒你嗎?你的上司、同僚、下級,你的同學、朋友、鄉(xiāng)黨,你的家人、親戚、鄰里,提醒過你嗎?若是有人提醒,你接受了嗎?若是沒人提醒,你思考了嗎?
事實上,人無完人,事無盡善,每個人每天都有可能出現(xiàn)失誤、過錯,只不過大小而已。自己的失誤、過錯自己往往發(fā)現(xiàn)不了,但你周圍的人肯定看得一清二楚。他們不提醒你,可能是熟視無睹、可能是明哲保身、可能是有求于你而順從你,當然,也不排除別有用心者希望你多出錯,最后栽個大跟頭再也爬不起來。因此,沒人提醒你,不代表你沒有失誤、過錯,也許是你有更大的失誤、過錯。有人提醒,請善加珍惜改過。
魏武帝曹操剛愎自用,拒不接受荀攸“注意火攻”的提醒,才有赤壁慘敗,痛失統(tǒng)一天下的機會;明太祖朱元璋虛心誠意聽取朱升“高筑墻、廣積糧、緩稱王”的提醒,在豪杰并起的時代,最終一統(tǒng)天下,建立大明王朝??梢娞嵝阎匾?。兩千多年前,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荀子就提倡:“君子博學而自參省乎己,則知明而行無過矣。”今天,我們即使做不到時刻反思、自醒,但別人的善意提醒,無論如何是不應(yīng)該拒絕的。
君不見每個貪官,蛻變的過程都很長很長,有的持續(xù)十年、二十年,這么長時間,陽奉陰違、專斷妄為、以權(quán)謀私,即使偽裝技術(shù)再高明,上司、同僚、下級、同僚、朋友、鄉(xiāng)黨、家人、親戚、鄰里,也不可能沒有發(fā)現(xiàn),更不可能孤立到無一人來提醒,可能重要的在于自己不愿坦然接受吧。有的人出事之前,對組織上的挽救提醒置若罔聞,更缺乏慎獨反省意識,才會一步一步由小錯到大錯、直至積重難返、身陷囹圄。過于自信、心存僥幸,遲早要栽跟頭的。有道是法網(wǎng)恢恢,疏而不漏,身陷囹圄之后才知曉別人的提醒很重要,接受別人提醒很必要。
有人提醒你嗎?真心希望有人天天提醒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