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嶠是東晉大將,晉明帝即位后,任命溫嶠為侍中,不久改任中書令,引起權(quán)臣王敦的不滿。王敦要求朝廷任命溫嶠為自己的左司馬,皇帝不得不同意了他的要求;溫嶠也假意勤勉恭敬,為王敦出謀劃策,漸漸取得了王敦的信任。
錢鳳是王敦的心腹,暗地常說溫嶠的壞話,因此,溫嶠對他很警惕。公元324年六月,守備京師的丹陽尹出缺,王敦打算讓溫嶠去。溫嶠求之不得,但他知道錢鳳會從中做梗,怎么辦呢?
溫嶠想到一個主意,在一個宴會上,他到錢鳳席前敬酒時,假裝醉了,用手把錢鳳的頭巾打落在地,并且說:“你錢鳳是什么了不起的人,我敬酒你竟敢不接受!”王敦真當(dāng)溫嶠醉了,把他們勸開。溫嶠臨走時,痛哭流涕,出了大門又進(jìn)來,反復(fù)幾次才離開。
溫嶠剛走,錢鳳就對王敦說:“溫嶠和朝廷關(guān)系密切,恐怕難以勝任丹陽尹之職。”
可王敦卻說:“溫嶠喝醉了,和你產(chǎn)生了一點小沖突,你怎么能就因這點小事在背后說他的壞話呢!”
東晉有個叫王緒的官員,與權(quán)臣王國寶私交很好,他對荊州刺史殷仲堪有看法,就經(jīng)常在王國寶面前進(jìn)讒言,令殷仲堪十分苦惱。有一天,殷仲堪把這件事和朋友王東亭說了,王東亭建議:“這有何難?你以后再去見王緒的時候,要求他屏退左右,然后,你和他談一些無關(guān)緊要的小事,時間久了,王國寶自然就會懷疑王緒的。”
殷仲堪依計而行,過段時間,消息就傳到了王國寶的耳朵中,王國寶心中便十分懷疑。于是見到王緒時,就質(zhì)問他:“你與殷仲堪相見時,每每屏退左右,你們在商量什么呢?”王緒回答說:“沒有什么啊,就是一些普通平常的事情??!”但王國寶卻不相信王緒的話,認(rèn)為王緒在說謊,從此就疏遠(yuǎn)了王緒,王緒便再也沒有機(jī)會中傷殷仲堪了。
人生在世,難免會遇到小人,溫嶠和殷仲堪的做法很值得學(xué)習(xí),面對小人的陷害,他們沒有簡單地以牙還牙,而是用一種另類的智慧挫敗了小人,保護(hù)了自己。面對讒言,與其生氣,不如用智慧粉碎它。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